今年来,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先进城市一流城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大江金岸”开设“对标先进争作为,青年干部有话说”专栏,组织江岸青年干部对标先进谈体会、明举措、促实干,展示江岸区全力以赴拼经济、真抓实干促发展的决心。
长三角和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头部总部企业集聚在此,区位优势明显,金融和国际市场优势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和人才链协同发展,政务环境高效便捷,服务保障优质完善,这些都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和源泉。作为青年干部,将学习的先进经验融入具体工作实践,找准差距短板,开拓工作思路,全力为辖区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 一是要把责任扛在肩上
种好统筹区域发展的“责任田”,要知责,牢记自己推动经济发展的职责任务,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要担责,不因工作难度大而退却,不因矛盾多而回避,能负重、敢担当;要履责,过山登峰,跨沟越壑,在各项经济任务面前稳扎稳打,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
▶ 二是要把工作抓在手上
基层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沉下心来,拉满弓,坚持对标一流,以最高标准把企业招引落地、项目谋划开工、财源建设协调、经济指标报送、“四上企业”入库、科技企业培育等重点任务往实里做、往细里做,经办大小事情“钉子回脚”,不打马虎折扣,务实高效的作风才能取得工作实绩。
▶ 三是要把企业放在心上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我将始终秉持“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理念,服务企业从心出发、从点滴做起,在政务帮代办、荣誉奖励申报、融资贷款办理、业务拓展对接、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多“雪中送炭”,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23年初夏,武汉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考察学习。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这两个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不仅在经济总量上领先,更在创新、实干和担当方面树立了典范。先进城市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经验做法、精神作风,令我们基层年轻干部深受触动。
▶ 一是用思想破冰的闯劲在创新中求变
在大湾区和长三角,人们注重科技研发,鼓励创新思维,勇于挑战传统。我们要以这些地区的创新精神为指引,发挥年轻人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点,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办法解决城市基层治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 二是用紧盯不放的韧劲在实干中前行
对标先进城市,如何将理想变为现实,将蓝图变为实景,如何让美好江岸在高质量发展中破浪前行,也需要每一名基层工作者深思。我们所承担的指标、负责的工作,必须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达到效果去,奔着助力企业去,奔着群众满意去”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 三是用迎难而上的拼劲在担当中成长
无论是城市管理、安全生产还是综治维稳、征收拆迁,都是摆在基层治理面前的难题。面对难题我们必须“敢接最烫手的山芋、碰最硬的钉子、攻最难的碉堡”。我们要坚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青云之志”,努力在一线岗位上摔打磨炼、百炼成钢。
长三角和大湾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经验做法、精神作风令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瞄准全球一流、热带雨林式的营商环境,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等都显示着敢为人先、永立潮头的精神品质。作为青年干部,更要立足企业需求,结合辖区实际,以创新思维打破认知定势,以拼抢实干摒弃小进即满,以务实作风实现能级跃升。
▶ 一是创新招引模式,确保企业引进来
强化前瞻意识,紧盯“531”产业链,寻找关键链主,制作名录台账,寻求招引落地的切入点,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强化系统意识,放大“招商大使”“楼宇品牌”的号召作用,创新用好宣传推介的窗口作用,展示出美好江岸、大美西马。强化服务意识,全流程协助办理注册落户,全方位解决困扰发展难题,全要素迎合企业业务需求。
▶ 二是创新服务举措,确保产业留下来
区域联动发展是打破点状经济格局、实现“板块经济”的重要途径。建立西马辖区不同业态经济联动的长效机制,在企业延链上做文章,常态化开展政银企推介会品牌活动,做细做实细节,激起思想碰撞,促进要素联动,产生经济效益。促进“五长联动”(企业董事长、银行行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街道街长),强化部门联动,打响服务口碑,确保问题不过夜、任务不过夜。
▶ 三是创新推进项目,确保辖区强起来
紧抓西马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部门联动打好项目建设“组合拳”,就手续办理、项目建设、融资用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收集,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会等形式解决问题,做到早介入、早服务、早开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打好提前量,提前营造氛围,联系谋划项目招商工作,精准链接产业资源,激发辖区经济活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