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师”赋能江岸“美好教育”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乃新时代教师肩负之使命与重任。”江岸区秉持“美好教育”的价值追求,切实落实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加快教育强区建设,坚持以优质教育创造美好生活,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锻造“美好教师”队伍,服务“质量一号工程”。江岸教育坚定地引领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深化教育强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在江岸“美好教育”这片沃土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他们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争当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江岸“美好教师”,成就学生的美好人生。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江岸区教育局联合策划2023年度“美好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开启寻找身边“美好教师”之旅。活动推文阅读量达10万+,共吸引了16万余人次参与投票。

根据投票结果及专家评审

10位优秀教师代表上榜

2023年度江岸“美好教师”

↓↓↓

田运明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熟悉的学生都叫他“热血班主任”。从2004年至今,他累计捐献全血3次、成分血126次,总计46700毫升血液,相当于10个成人体内血液量总和,捐献的血液足以让200余人得到及时救治。

从教28年,田运明满怀一腔热血,教学业绩斐然,辅导学生获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他个人曾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武汉市文明市民”,江岸区“优秀共产党员”“有爱心和良心的江岸好教师”等荣誉。

工作间隙,田运明向学校请假去血液中心献血,学生们会好奇地问:“田老师,你干什么去啊?”他就会跟学生们说起无偿献血的意义,给他们埋下一颗“爱的种子”。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学生在成年后也成为乐于奉献的献血者。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张耀开一直担任着高中物理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教学中,他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活中,他以身作则,以宽厚博爱的怀抱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学生小李至今还记得一件令他心生感佩的往事:一次上学迟到,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他,他既羞愧又不安。可张老师却说:“看你累的,快进来吧!”次日,他又慢了一拍,再次迟到,张老师也没有批评他,轻轻地说:“真高兴你今天比昨天来得早多了!”第三天,他早早到了学校,没想到张老师也到了,还向他竖起大拇指。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从教24年来,张耀开秉承“三心”原则,营造风清气朗的班级氛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学业稳中有升,受到广泛好评。

从教15年,杨芳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微光照亮孩子们的心田。

杨芳班上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小睿(化名),在行为习惯与学习能力上与同龄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善于表达的他很难与同学们形成默契。小学阶段,他的特立独行常常引发同学们的不理解,还有人给他取绰号。

了解到小睿的成长过往后,杨芳格外怜惜。下课后,杨芳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侧面了解他和同学们相处的感受,如有“心结”或发生矛盾,就共同教育及时化解。慢慢地,孩子们不再用“偏光镜”看待小睿,他也逐渐融入班级。运动会上,小睿走不了方阵,杨芳就带着他一起举着标语走在队伍后面,看到他和同学们一样开心地笑着,杨芳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毕业后,小睿妈妈发来消息:“这三年,他从不怎么说话,到现在能和老师交流,融入班集体,我们感激不尽!是杨老师用春风化雨的爱滋养了他!”

在龙涛的办公桌上,最显眼的是一本本“活页夹”,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他每天的工作琐事、所思所想等。这样的本子每学期至少要用2本,龙涛叫它“教育剧本”。如今,这样的“剧本”已经塞满了他的抽屉。

翻开册子,每天的班级内容跃然纸上:学生心路历程、特殊学生案例、教育随笔、数据分析……透过剧本,一个个孩子变得鲜活起来。龙老师喜欢和学生通过日记本或书信交流。在他的办公桌里,存满了历届学生的信。打开一封封日记和书信,似乎开启了学生心灵的一扇扇窗。

龙涛倡导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他关注一切学生的成长及全面发展,努力通过平台的搭建、习惯品质的训练、阳光活动的开展等工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让生命在阳光的普照下更加蓬勃向上。

回到母校任教,肖传勇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群60%以上都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最需要什么。他主动要求担任学困生和贫困生相对集中的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

他始终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最大的“教学生产力”。他每天利用午休时间与学生交心谈心、答疑解惑,并开通“勇哥热线”,24小时不关机倾听学生的心声。

只要在学校,肖传勇都会进教室陪学生午餐。他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一一制定方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他让学生爱上了物理课,孩子们在物理学习中找到了信心,把学到的方式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他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都发生很大的转变。今年中考,多名入校时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顺利迈入理想高中的大门。

从事班主任工作29年来,夏娟娟始终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嘴角带笑。已是“武汉市功勋班主任”“武汉市十佳班主任”的她,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创造班级的美好。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达到人格的升华与完善。为此,夏娟娟最大限度地将班级管理的参与权、选择权、评价权、设计权交给学生。

班级活动、家校活动多,学生可以自主设岗择岗,用“小岗位”激发自信;因需灵活换岗,让“小岗位”带动短板;扩大岗位边界,使“小岗位”承担责任。班里还制订了“一日班主任”制度,每人轮流做班主任,写班主任计划、班主任心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当班主任的酸甜苦辣,请家长点评。每周五的夕会,学生们轮流念这一周的班主任日记,并评选本周最佳班主任。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有了更多交流、信任和融合。

他是学校“特奥”运动的总教练员,是湖北省“特奥”运动的实践者和项目推广人。

为了让智障孩子们参加“特奥”比赛,周华辉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校,甚至节假日都不休息,带领学生们训练。第八个年头,孩子们终于有机会参加全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举获得4金4银4铜的好成绩;同年,在全国特奥自行车单项比赛中也获得3金3银。这些成绩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也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更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在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学校共有23名运动员被选派参加,周华辉带领的4名自行车运动员共获得5金1银1铜的好成绩。凭借优异的表现,在第十三届、十四届和十五届世界“特奥会”上,辅读学校均有运动员参赛,并获得5金1银1铜的好成绩。

她是语文教学的深耕者,是课堂创新的“能师”,更是孩子们心目中习作小白的“写作神器”。

趣味游戏、情境作文,是学生的最爱。在《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习作教学中,她引导学生分别用尺子、木头等摩擦头皮来吸附小碎片,学生做完试验后习作一气呵成。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在“读中学写”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课文的写法内化于心,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她坚持每月开展“共读经典 品味书香”的读书会活动,让学生浸润书香,腹有诗书气自华。她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从育才小学开展的篮球比赛、太空种子种植、辩论赛,到校外领略万千世界的旅行,沉浸式地生活体验充实了孩子们的写作素材,丰盈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厚积薄发,在历次楚才作文大赛中,她的学生屡获大奖。

班主任工作如何找突破口?朱亚兰开展了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班级特色活动,将班级管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都融入其中,使学生“手巧且心灵”。

每学期第一周,她会组织学生自主申报班级劳动岗位——“一日班长”“午餐协理员”“领报员”“路队小蜜蜂”等。这种“人人都是劳动者”的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了学生的劳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个个成为“班级小主人”。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她鼓励学生自己布置教室、选班名、编班歌。她乐于和学生一起亲手设计、装扮教室。这些年来,朱亚兰的学生在班级这个舞台上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个人更优秀,班级也更出色。她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江岸区先进班集体、武汉市先进班集体。

对于特殊的孩子该如何教?熊文琳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耐心和爱心。”

辰辰(化名)小朋友有轻度的自闭症。起初交流时,常会遭到他的排斥。有一次给他喂水时,熊文琳被他泼湿衣裤还挨了一巴掌。她没有放弃,温柔地摸摸辰辰的头,还笑眯眯地给了一个拥抱。一天辰辰拉肚子,熊文琳帮他换了三次衣服,打来温水擦洗,抱着他轻轻揉肚子。集体活动中,熊老师努力去挖掘他的优点,及时鼓励,“你真行”“辰辰加油”是熊老师最常说的话。渐渐地,辰辰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了,音乐响起时,他会和大家一起拍手,一起唱歌,围在熊老师身边调皮地说:“熊妈妈,你真美!”

毕业时,辰辰妈妈感动地说道:“感谢您,让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

浓情九月,感谢师恩

今天是第39个教师节

祝愿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