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先进城市一流城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大江金岸”开设“对标先进争作为,青年干部有话说”专栏,组织江岸青年干部对标先进谈体会、明举措、促实干,展示江岸区全力以赴拼经济、真抓实干促发展的决心。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三角地区干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干在实处的精神作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 一是转变作风,持续优化企业服务
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基本原则,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服务,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动态更新,督促问题落地落实,切实有效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 二是锚定目标,科创赋能精准发力
要以长三角地区的科创发展成果为目标,紧紧围绕“531”产业体系,聚焦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生态环保、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 三是与时俱进,加快培育壮大企业
积极探索大数据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通过数字化手段重点挖掘孵化器初创企业、科技创业大赛参赛企业、拥有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企业等优质资源。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加知识产权拥有量,合理归集研发费用,提升科技研发管理水平,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长三角地区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也是我区学习借鉴的重点所在。
▶ 一是要深入学习长三角地区保护传承历史人文风貌的决心和恒心。要以保护传承历史人文风貌作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责任,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原则,组织对我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未经确认为优秀历史建筑的房屋开展深度调查,将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房屋尽快申报确认为优秀历史建筑。
▶ 二是要注重吸收长三角地区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的城市更新理念。充分利用汉口历史、文化、建筑等既有资源,积极做好优秀历史建筑和汉口历史风貌区保护,力争重现“老汉口”风景、“新江岸”时尚。
▶ 三是要学习长三角通过历史街区综合整治和活化,实现环境提升和老城新生的手段和措施。结合汉口历史风貌区文化旅游提升改造工程,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等政策,对老里份持续进行改造提升,解决二次供水、房屋漏水、道路破损、管线老化、消防缺失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促使汉口历史风貌区整体风貌更加协调,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不仅关乎群众立身之本,也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对标长三角地区,将劳动仲裁工作做好、做实,为员工权益提供保障,也为企业用工解决后顾之忧。
▶ 一是要勤学善思,增强履职本领
“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给传统劳动关系带来变革,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关系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牢固掌握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揭开新型用工形式的“神秘面纱”,找准劳动关系实质,切中双方争议焦点;同时要紧跟裁审前沿,学习人社部典型案例,对标长三角等新型劳动关系活跃地区,参考借鉴最新裁审意见,平衡双方合法权益。
▶ 二是要真抓实干,切实排忧解难
劳动争议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不仅要履职尽责,更要做好贴心服务。要对标长三角地区,学习先进工作经验,通过进一步完善线上立案、在线开庭、电子送达等方式让仲裁流程更便利。努力做到在平时工作中磨品质、磨耐心、磨担当,不断锤炼意志,收获工作经验,提升履职能力,以实干的力度传递为民温度,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 三是要靠前工作,防范风险隐患
区劳动仲裁办作为调处劳动纠纷的最前端,我们要对标长三角地区,学习防范劳动纠纷的经验,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用工风险扼杀于苗头。要与辖区内企业建立密切联系,通过线上问诊、现场面谈等形式指导企业合法用工,切实减少劳动争议;同时要与工商局、工会等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对可能出现的群体劳动争议事件提前介入,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避免大规模集体案件,力争“案结事了人和”,在辖区内营造和谐的劳动氛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