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讲你的故事 | 瞬间降温5℃,高温来临躲进解放公园路过夏天

热浪翻滚

蝉声不断

武汉标志性的夏天又回来了

晌午的汉口闹市,不少老居民都躲进解放公园路,在高悬的艳阳下,一觅独属此地的清幽。

每逢走入解放公园路,沿路两旁高大而茂密的法桐树美得令人不由得深吸一口气。高达20米左右的层层荫蔽下,阳光被筛成了星光,体感温度至少下降了5℃。

自汉口开埠后,1902年,英、法、俄、德等国洋商、侨民集资在今解放公园处建起“西商跑马场”,并因此修建了一条专供车马通行的道路。

1926年,根据英国怡和洋行大班的名字,此路定名为渣甸路。1952年,武汉市建设局在西商跑马场旧址辟建第一苗圃,此苗圃改建成解放公园。1958年,因渣甸路毗邻公园,这条路后改名为解放公园路。

这条全长2154米的“宝藏”之路,南起中山大道,北止黄孝河路。多年以来,依傍一旁解放公园的园林生态,解放公园路一直是武汉主城区少有的兼具舒适、洋气、静谧与怡人的一条路。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这条路的“绿色灵魂”便被深深种下。

在《江岸区志》中能够看到,1958年,解放公园路的行道树为加拿大白杨。到1963年,解放公园路进行第一次扩建,栽植法桐、大叶女贞、石楠、夹竹桃、栀子、樱花、喜树共1275株。1976年进行第二次扩建,淘汰加拿大白杨,加植法桐。

除了法桐,沿着解放公园路走,沿途还可见茶梅、鸡爪槭、樱花、红枫、麦冬、杜鹃、蓝天竺等植物……

据统计,目前约有400棵法桐、杉树,为附近的居民带来阵阵荫凉。

解放公园路上的法桐

差不多已经六七十岁的高龄

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武汉伢

放学、长大

这份树影斑驳的风景

像一个老朋友一样

几十年如一日的

对你温柔打招呼

2019年9月,解放公园路在首批“武汉最美林荫道”评选中名列第二,冠绝汉口,是涵养生态的绿色宝地。

一到放学时间,武汉市解放中学、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的学子们便为这里带来熟悉的热闹气息。

解放公园今年5月成功当选科学技术部公示的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成为此次评选湖北唯一一家入围基地(属于场馆场所类),国家林草科普基地是国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公园湿地科普馆是武汉中心城区首座湿地科普馆,2018年起对公众免费开放,湿地科普馆焕新升级后,打造了长江江豚城市智能主题科普馆,运用VR技术与展板,展陈武汉湿地概况、长江淡水旗舰物种等,在这里大家能够沉浸式地了解长江江豚、湿地知识。

依托优越的生态条件,解放公园一直是居民纳凉的好去处。游客服务中心除了有问询室、母婴室等,更有免费的清凉解暑大碗茶,从2013年一直延续到今天,饮水点在公园二号门入口右侧,高峰期大碗茶服务人次一天能达到百人。简单的消暑解渴大碗茶,是不少武汉伢的共同回忆。

月色下的“夜宵江湖”里,藏着最热辣生猛、活色生香的市井武汉和肆意众生。

   图源:小红书晓涵、挺表妹

沿解放公园路向解放大道走去,夜幕降临,淘气牛杂、小胖烤凤爪、杨妹生烫等各色小吃名声在外,是解放公园路上的“三大顶流”。

深夜时,常见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在淘气牛杂叫一份财鱼片,再过马路到小胖家点两份蟹黄豆腐,最后坐定在杨妹生烫后院,人手一碗生烫粉,边嗦边等另外两家菜送上桌。

热烈与清幽

欢腾和静谧

在解放公园路上交相重叠

织就一番别样的

汉味“仲夏夜之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