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丹水池街道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暨学习推广“百步亭经验”社区工作者“三赛五比”活动,社区围绕 “百步亭式社区”创建评估标准,选取相关典型案例,采取PPT讲解、情景模拟、人物访谈等形式,由社区工作者分享治理经验,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活动目前共开展两场,首场聚焦小区治理中频发的公共管理类问题,第二场活动聚焦运用高精度网格实现“四精”,运用大数据分析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转变工作法 让问题解决在网格
堤角社区党委书记杨德醑介绍说,“堤角小区是老旧型小区,停车位非常紧张,私装地锁不仅让居民反感,也让社区非常头疼。”为了解决该问题,堤角社区将网格作为微小治理单元,通过“五在网格”工作法,让社情民意掌握在网格、惠民政策宣传在网格、工作作风转变在网格、促进社会和谐在网格、党建水平提高在网格。“格格们”主动出击,找到相关业主协调,并通知限期自行拆除,对逾期未拆除由街道城管、社区组织统一拆除,同时,发动“街坊情”志愿服务队持续加强日常巡查。从“居民找上门”到“格格勤上门”,私装地锁的问题在网格就得到了解决。
活用大数据 让信息掌握更及时
岱山社区委员邓轶琳以疫苗接种工作为例,介绍如何运用“大数据+网格”助推智慧社区建设 “利用丹心似水信息平台精准了解未接种疫苗居民的情况,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志愿者作用,上门宣传动员,联系街道派车,组织接送70岁以上老人到武汉市第八医院接种疫苗,保障每一位老人安全回家。”丹北社区网格员余琳则以视频和案例的形式讲解如何利用丹心似水信息平台随时为居民解决困难,“像晚上空巢老人家中突然断电这些问题就能当天晚上立即通过平台查找居民准确地址及身边下沉党员力量,马上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
下一步,丹水池街道将继续围绕创建“百步亭式社区”目标加强谋划,全年开展5次“三赛五比”活动,明确“发现问题--提出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起到互学互促的效果,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奋力求“进”,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切实创新基层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