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疫情形势急剧严峻,国内多地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呈现传播方式多样、病毒变异、潜伏期长和传染性强等特点。为进一步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工作要求,时刻绷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根弦,严防死守,严防反弹,再上措施、再实责任,进一步强化社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坚决守住社区防线,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防控宣传引导
各街道(百步亭社区)通过上门宣传、信息张贴、街道社区电子屏滚动播放、“微邻里”平台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居民第一时间掌握了解权威信息和科学防控知识,引导居民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等健康生活习惯,形成“以戴口罩为荣”的个人防护理念,强化“个人是第一责任人”的健康意识。自觉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宣讲防控知识;自觉执行各项防控规定,不组织、不参与公众聚会、聚餐活动;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 10 人以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非预约不出游。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减少感染风险。
二、加强社区防控管理
1.严格出入口值守。全区所有社区出入口实行24小时值守,对无物业管理小区的出入口必须实行严格管控,无条件安排值守的要封闭,进一步收紧出入口。对物业小区确保开放的卡口值守到位,切实履行好防控措施,对人流量大的出入口,各街道要科学配备红外线电子测温仪。值守点要通过小喇叭等宣传提醒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区房管局要督促物业企业落实物业小区各项防控措施。
2.加强进出人员管理。小区出入人员落实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必出示新“四必”措施;完善值守机制,进一步加强健康监测,所有社区要聚焦境外和中高风险区返(来)汉人员、四类“红区”从业人员、有发热和咳嗽症状人员;加大对发热、干咳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人员、入境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鄂返鄂人员的排查力度,建立排查制度,规范排查流程,重点做实出租房屋和租房人员的登记和管理,提高人员流动管理和健康监测的精准性,减少社区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
三、加强重点人员管控
1.加强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汉人员及回汉大学生、社区排查管理。各街道(百步亭社区)充分发挥社区“两委”和社区干事(网格员)排查、发动群众报告等多种渠道作用,加大对境外及国内重点地区来(返)汉人员进行排查和信息登记,第一时间掌握人员信息和行踪轨迹,并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集中隔离和社区管理等防控措施。
2.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人员及回汉大学生的健康管理。严格执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返汉人员“14+14”(14天集中隔离,14天社区健康管理)的健康管理以及实时更新的管控政策。街道社区实行属地责任,组建社区干事(网格员),楼栋小组长,社区医生,社区民警“四包一工作组”,做好健康观测工作。
3.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全链条闭环管理。严格执行境外来汉返汉人员“14+7+14”(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观察,严格执行入境人员14天社区健康管理)医学观察政策以及实时更新管控政策。街道社区实行属地责任,组建社区干事(网格员),楼栋小组长,社区医生,社区民警“四包一工作组”,做好健康观测工作。
四、做好重点场所,公共场所防控要求
1.做好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防控工作。全面执行防控导则,所有公共场所室内(外)人员均须落实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必出示新“四必”措施。大型商超、人员集聚场所必须安装电子测温门等设施,提倡自助购物等方式,减少人员接触,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鼓励采用线上营销、无接触配送等模式,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2.加强酒店、餐饮行业疫情防控。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按照各地现有防控规定,均须落实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必出示新“四必”措施,合理安排场地,控制人员密度,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自助点餐、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要求住宿人员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核验通过方可入住,异常情况按规定处置。
3.加强特殊机构防控。监所继续实施封闭管理,优化人员进出管理措施,严格做好人员防护。养老机构、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规范健康管理,原则上严禁探视,同时做好食品采购加工、疾病预防控制等日常防范工作。
4.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严格执行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与追踪,对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出疹等症状学生和教职员工立即组织开展病因筛查,一旦怀疑为传染病及时规范处置。寒假将至,要精准有序安排学生离校,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家校协同有反馈。
5.控制景区和文娱场所接待规模。继续推动景区预约常态化,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压减宗教场所觐香等活动,错时错峰出行。加强会议活动监管。提倡尽量举办线上会议,不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节日祈福等大型聚集性活动。
区文化和旅游局做好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防控检查工作,区公安分局协助街道做好中小型酒店(宾馆)的防控工作,区民政局在各养老机构门前设立值守卡口,除上级督导检查人员外,其他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养老机构。实行无接触配送生活防疫物资。区房管局指导专业物管小区做好防控相关工作。区商务局和市场监管局加强大型商场、冷链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区教育局强化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五、加强社区环境卫生
建立社区预防性消杀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消毒记录。住宅小区内楼梯扶手、门把手、电梯、垃圾存放点每天消毒不少于1次。楼梯、办公区域、办事服务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每周消毒不少于1次并加强通风换气。各街道在春节前对辖区物业小区、老旧小区开展一次全面的消杀工作。
落实街道、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确保有专人负责,定时定点清理垃圾和废弃物,做到“日产日清”,各街道、各社区发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居民群众等,对楼梯间、楼道、阳台等部位进行全面清理,消除卫生死角,保持社区环境清洁卫生。以“干干净净、健健康康过春节”为主题,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和病媒生物防治,及时清运垃圾杂物,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
六、强化值班值守
严格执行 24 小时疫情防控值班体系。各街道、社区加强值班值守,确保政令畅通和应急响应机制高效运转,对各类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