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关注江岸发布首批“种子企业”

长江日报今日头版、湖北日报综合版

湖北卫视湖北新闻等主流媒体

纷纷报道江岸发布首批“种子企业”

助力科创企业拔节成林

多家媒体关注江岸发布首批“种子企业”

     ·

近日

江岸区首批“种子企业”发布活动

在中信泰富滨江金融城信泰中心举办

15家‌企业和团队脱颖而出

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

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今年3月,江岸发布“种子企业”召集令,在创新创业项目团体、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择优遴选2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创新发展能力的“种子企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经过前期遴选,长江云通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江锐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团队成功入选。

发布现场,两个高校团队分别为研发高端轴承的武汉纳威超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威超晶)、专攻无人船的博睿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办理企业注册手续,是名副其实的“种子”。

纳威超晶是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飞团队创办的企业,博士生、技术总监李帅军对自家技术颇为自信:我们的声—电耦合超细晶强化技术主要用于高速轴承,可使高速轴承磨损率降低90%,疲劳寿命提高超200%,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种子企业”落户签约,分别入驻湖北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岸区国资公司、匠心城·三阳中心及名创梦工厂。

由科技、金融、人才、审批、商务、法律、安全、数据等8类专员组成的企业服务“陪跑团”成立,区内职能部门“大拿”领衔,全周期服务企业各项需求。“陪跑团”成立后,将把各项有利资源向这些“种子企业”倾斜,加速其向更高能级跃升。

“从工商注册到市场拓展,再到远景规划,每个环节都有专人高效服务。”米来生物科技研发总监介绍,作为一家聚焦蛋制品精深加工的生物科技企业,米来生物与安井食品、今麦郎等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均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去年4月入驻江岸后,仅一年时间,公司员工数量就从6人增至40余人,研发团队中60%为硕士以上学历。

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陪跑员”的贴身服务。米来生物位于江岸的厂房是一栋老建筑,改造中面临水处理系统升级等多项难题。通过项目专员机制,江岸迅速协调经科、城管、住建等多个部门,仅用时4个月,便助力其定制型高端产品生产线顺利投产。此外,依托专员送上门的优质人才招引政策,企业与江南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引进18名食品工程专业的高级人才,持续夯实在蛋白质工程、脂质提取、多肽合成等高端领域的研发基础。

“被评为‘种子企业’后,我们在申请科技贷款、对接上下游资源时更具优势。”米来生物科技透露,今年企业营收有望突破4亿元,位于红安的生产基地正在推进。

破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融资困境,各大银行还推出“知识价值”贷款、数易贷等产品,现场,多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约。高低压配电柜研发企业瑞佳宏,凭借38项专利,通过“知识价值”信用评级,获批500万元贷款。

“目前资金的缺口的话大概在300-500万元之间,如果说拿固定资产去抵押贷款,第一个是流程复杂,第二个金额低,‘知识贷’的手续便捷,也方便灵活,刚好能匹配我们日常周转的需求。”瑞佳宏智能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介绍道。

下一步,江岸将择优遴选出200家“种子企业”,入选企业不仅可获得20万元启动资金,还能享受应用场景建设最高100万元支持。做好服务保障,以“陪跑者”的姿态,聚焦科技服务、金融支持、人才引育、行政审批、法律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续加大对各类创新主体支持帮扶力度,助力将企业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