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届年轻人都在江岸排队「拍墙」

咸安坊一整面大墙

上书「武汉」二字

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墙

在江岸

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墙上美学”

作为“创意聚集地”

吸引大家争相排队打卡

今天

一起跟着@大江金岸 盘点一下

江岸爆火的网红墙吧!

看看你打卡过几面~

武汉美术馆建筑外墙上的“红气球”,算得上江岸最早的现象级“网红打卡墙”之一。

“因一面墙赴一座城”也成为彼时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几乎来江岸Citywalk的人,都要在这面墙下拍张照,才算完满。

以至于,如今气球只剩下模糊的轮廓,若隐若现,还分出“补色派”以及“消失派”。

后来,江岸这样的特色创意墙面越来越多。

咸安坊17号门牌下,砖墙国潮白字——“武汉”,并配上对应“WuHan”拼音。

这幅「武汉」背后,是四位武汉“夜猫”从设计到完成耗时近半年的成果。

为了呈现最佳效果,这两个字的设计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与调整。

汉派IP“一毛”也被挂上蔡锷路某处老房子的墙上。

吸引各路网友广“捞”好机位,争相活捉一个生动又立体的“一毛”本毛。

「搭白算数」「蛮扎实」「搞么斯」……

吉庆街的霓虹方言墙,也让外地游客潜移默化感受武汉方言的魅力。

老里份里色彩热烈的涂鸦,三阳路地铁站的樱花气球墙……给文艺的江岸再添斑斓。

·

这些各具特色的创意墙,总聚集着排队等候拍照的市民游客。

游人与创意墙绘的合照,也成为江岸风景的一部分。

江岸这些创意墙作为一个网红打卡点,契合年轻人拍照打卡、记录生活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需求。

原本只是城市里很小的一面,被年轻人用镜头重新挖掘和放大,并加上前缀自发性的口口相传,从而演变成打卡地标。

x

网上诸多关于网红墙打卡教学

某种意义上来讲,年轻人正在用这种方式,塑造符合自己心中期待的“理想城市”。

网红打卡墙营造出来的时尚、潮流的氛围,也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江岸的活力和亲和力。

“拍照5分钟,停留2小时”,越来越多人被出片吸引并“按迹循踪”,更深入地探寻江岸的美。

考究的构图,根据风格切换的滤镜,搭配电影感的字体……创意墙绘以其轻盈的姿态,在保护历史肌理与拥抱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

不少游客表示:“在老汉口散步,这些里份老街给人一种闲散慵懒的松弛感,而穿插其中的创意墙为这里增添了一份趣味性。”

墙面终会褪色

但创造力永不落幕

当网红墙从现象变为常态

真正的较量在于如何将

瞬间心动转化为持续价值

期待未来更多“有趣的墙绘灵魂”

在江岸遍地开花!

在江岸,还有哪些出片打卡墙

评论区聊聊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