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先进城市一流城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大江金岸”开设“对标先进争作为,青年干部有话说”专栏,组织江岸青年干部对标先进谈体会、明举措、促实干,展示江岸区全力以赴拼经济、真抓实干促发展的决心。
一流的市容环境品质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深圳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和全国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运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手段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我们青年干部要对标先进,学习城市管理的“深圳经验”,为进一步提升江岸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作出贡献。
▶ 一是在思想上紧扣时代脉搏
结合劳动街道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老旧小区较多的特点,积极探索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方法,通过永清路(劳动段)示范路的打造、解放公园路“双百”示范片区的创建,“以点带面”提升周边市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宜居、韧性、智慧江岸。
▶ 二是在行动上紧跟科技发展
城市管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以问题清单为导向,强化科技赋能,深入推进随手拍、路长制的工作机制,联动楼长、店长、共治力量,充分激发共治合力,营造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劳动街道辖区“垃圾智慧收运系统”全覆盖,通过公交式收运,做到垃圾收运精细化,促进管理效能与居民诉求相匹配。
▶ 三是在方法上紧贴社会现实
通过引进智能回收设备,培养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有效推进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不断运用务实创新理念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寻求化解矛盾最优办法的“金钥匙”,促进基层治理日益精细和人居环境和谐美好。
长三角、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社会工作的发展时间更长、体系也更完善。我们青年干部要学习对标长三角、大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先进做法,以基层治理助力提升营商环境。
▶ 一是要对标先进,打造营商环境“金地基”
在探索精细化社区治理中,长三角、大湾区以社区品牌为抓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优”的历史性突破。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以社区基层治理提升、营商环境提升促进各项工作深化,深入挖掘社区基层治理品牌,实现社区治理立体化、精细化、规范化,从而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二是要夯实基础,提升社区队伍“硬实力”
对标长三角、大湾区,学习其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优秀做法,夯实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从而进一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要多维度、多层次学习长三角、大湾区社区工作发展路径,通过开展头雁比拼、集中培训、实战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作为青年干部,要提高社工知识储备、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熟悉社会服务专业知识,成为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实务人才。
▶ 三是要守正创新,探索共同缔造“新路径”
学习长三角、大湾区引进社会力量融入社区治理的经验,以共同缔造为核心,凝聚多方力量深度参与。社工站可通过链接社会多方资源,引导企业力量参与共同缔造,从而增强企业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社工——网格的联动效应,以“社区为监督者与激励者,社工为技术指导者与搭建者,社区网格及志愿者为主要实施者”,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到一张网,精准发挥社区治理效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湾区、长三角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攻坚克难,支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青年干部要对标大湾区、长三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篇章,让党的阳光照耀百姓美好生活。
▶ 一是对标党建引领,搭起基层治理“连心桥”
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体系,继续深化百步亭社区“二三六”党建工作法,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完善和创新“三方联动”“六步议事”等议事机制,让社会力量充分融入社区治理。深入推进街坊党建,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组织动员街坊邻里参与小区治理,组织群众在邻里单元内开展各类活动。
▶ 二是对标党员教育,成为人民群众“主心骨”
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英雄城市·先锋有我”等活动为契机,从社区选树先锋团队和先锋个人典型,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不断引导社区居民学先进、人人当先进,挖掘培育优秀党员,通过建设完善党组织、“两长四员”、志愿服务队等,实现“居民只要有需要,党员可以随时到”。
▶ 三是对标城市治理,共绘美好家园“同心圆”
进一步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运用小区“共同缔造”、社区党总支“十件实事”、党总支书记“领航项目”等项目载体,推动社区人文环境持续提升,集中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矛盾和实际困难,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