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先进城市一流城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大江金岸”开设“对标先进争作为,青年干部有话说”专栏,组织江岸青年干部对标先进谈体会、明举措、促实干,展示江岸区全力以赴拼经济、真抓实干促发展的决心。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从上海到南京、到合肥、到杭州,片区之间形成金融、科创、生产、贸易完整战略链条,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和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当下武汉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江岸作为首善之区,锚定“汉口之心 美好江岸”目标定位,加快推进“531”现代产业体系迭代升级,打造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作为江岸经济战线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研究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精神和先进经验。
▶ 一是以热情激情干事创业,想得更多、钻得更深
在日常的指标监测和企业走访服务中,加深经济数据分析的深度、扩大对行业发展认识的广度、提高对经济热点的敏感度,在各行业细分领域的调研走访中去挖掘经济增长的数据潜力,在地区生产总值各支撑指标运行情况的变化趋势中去思考探索产业升级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 二是以拼劲闯劲干事创业,锚定目标、争先进位
以绩效目标为指挥棒,锚定江岸经济总量再上台阶的总目标不动摇,加大全区范围内的扫街扫园扫楼潜力企业摸排行动力度,确保规模达标的服务业企业入库纳统,实现“四上”企业全覆盖对接服务。
▶ 三是以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形成工作合力、拜企业家为师
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多请示多汇报,确保工作方向正确统一;向标杆地区和兄弟城区多请教多交流,解放思想拓宽眼界;与区职能部门和街道多沟通多联动,履行好发改经济工作统筹之责。会同部门和街道,依托龙头企业和创新园区,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和优势产业链、创新链;常态化通过上门走访、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向企业问策,予企业之需的营商环境,研究编制解发展之渴的惠企政策和规划方案。
作为长三角后起之秀,合肥市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先后招引京东方、蔚来、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让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从有到强”,成功迈入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形成国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肥经验”。我们要借鉴合肥市成功经验,取长补短、真抓实干,助推江岸区高质量发展。
▶ 一是争当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先锋
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从直接投资、到产业扶持、再到产业发展引导。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青年干部也要积极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迭代升级。
▶ 二是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效能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举措,简化项目审批环节。让政策红利在江岸充分释放,助力江岸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三是全力支持创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要大力支持创业投资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创新要素聚集,助推江岸区全面实现发展动能转换。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实干担当,把先进城市一流城区的成功经验与江岸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江岸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 一是锚定“531”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规划引领,注重片区统筹,因地制宜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积极组织开展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和“双十”创建工作,聚势谋远,进一步明晰集聚区的定位、布局和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提高从产业培育、孵化到落地全链条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能力。
▶ 二是构筑新旧动能转换优良产业生态
进一步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着力提升金融保险、创意设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五大主导产业支撑力,推动主导产业积厚成势、能级跃升,激发主导产业内生动力;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等新兴行业崛起;加速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强化头部企业引领,加快腰部企业培育,积极探索园区提升改造新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产业支撑。
▶ 三是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积极开展调研走访,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诉求,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找准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提出导向清晰、条款严谨、与企业诉求契合度高的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