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经济建设篇① | 区发改局:以进促稳 确保江岸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区发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守正创新,狠抓政策落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激发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以稳求进,以进促稳,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01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以转型升级的“进”促经济增长的“稳”

1.狠抓计划目标安排

精心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突出五个“聚焦”,强化五大“作用”。

2.狠抓经济运行监测

坚持“五个精准”工作法,持续做好行业监测分析。

3.狠抓产业链招商

立足“三中心一基地”、产业园区等产业布局招商,依托优势资源、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方向招商,瞄准数字经济、大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项目招商。

4.狠抓产业政策赋能

坚持以“稳链、补链、强链、延链”为抓手,研究出台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安全性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换挡提速,提振市场发展信心、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提高经济发展韧性。

02

加快重点资源融合

以央企经济的“进”促发展根基的“稳”

1.着力“四上”企业扩容提质

建立入库潜力企业培育库,激励在库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高企业入库积极性。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

持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主导产业优势,加速新兴产业布局,加强楼宇总部实力。

3.突破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打造生态环保总部经济集聚区,重点建设环三峡集团生态环保产业集聚区、环长江设计集团生态环保集聚区,优化软硬件环境,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4.发掘央企资源做足央企文章

发挥“三峡系”“中信系”“长江系”等龙头企业作用,充分发掘其在国家级产业链的链主作用,在资源资金上的集聚作用,在经济产出上的归集作用,在创新应用场景上的示范作用,与其在发展战略中深度融合,在对接服务中全心倾斜,在项目落地中全力投入。

03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

以新兴产业的“进”促接续动能的“稳”

1.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强创新驱动顶层设计,紧密结合江岸实际和未来发展需求,在发展规划和战略上学习先进思路和方法,科学谋划创新和产业发展格局。

2.完善支持创新政策机制

持续落实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助力各类市场主体降本增效、开拓创新、扩大经营。

3.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进一步发挥双创对增强发展动力、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快推动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提升江岸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影响力。

4.启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更加注重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全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投资。

04

加快推动重大项目

以有效投资的“进”促产业发展的“稳”

1.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提速

进一步落实落细重大项目推动机制,紧盯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2.推动政府投资项目提质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项目单位责任落实,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

3.推动新开工重大项目扩容

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扩大新开工项目数量和规模,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为全区投资工作持续补充新动能。

4.推动向上争取政策项目扩面

围绕社会民生、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等领域,积极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一般债券资金、专项债券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

05

加快激发市场活力

以新型消费的“进”促消费市场的“稳”

1.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引导市场企业建立数据平台、运用智能设备等,在物流、汽车、数码等市场方面发展统一高效服务线上线下订单、按消费者需求柔性灵活的商品供应新模式。

2.大力推进新零售行业发展

策划消费网络新平台建设项目,培育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平台企业。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新零售布局,发展智慧零售、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

3.推进商贸旅游项目建设

促进商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场所与现代商业街的有机融合,打造成集特色购物、特色休闲服务以及滨江文化融合的商贸旅游区。

4.推进直播电商产业发展

邀请国内外新品牌以网络直播间的方式,线上+线下共同首发,以新品“直播带货”的形式让喜爱网购的消费者“云逛”市集、淘好物。

06

加快释放政策红利

以营商环境的“进”促市场主体的“稳”

1.抓企业帮扶行动

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为企业送市场、送政策、送服务,最大力度保住市场主体,实现强信心、释活力、增效益。

2.抓改革创新项目

继续优化重点领域办事流程服务质效,压缩办理时间,压减办事环节,减少办事材料,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体验和满意度。

3.抓营商氛围营造

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推介基层先进典型经验,大力培育先进典型,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4.抓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各类信用信息报送的督办机制,加强平台对接和宣传报道,鼓励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落实信用监管机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