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送温暖,真诚为民好公仆。”日前,一元街道扬子社区7位居民代表将一面落款为第八网格全体居民的锦旗送到了扬子社区——为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45岁的社区网格员梅伟丽不仅是居民们的24小时“保姆”,更是成为了空巢、独居老人们的“编外亲人”,照顾起居纾解心结,令他们的家人和社区居民十分感激。
“尽管大家都在一个群里,实际上大多互不相识,不过这份感激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发起制作锦旗的社区老居民张桂霞的母亲肖运芝今年86岁,有感于梅伟丽亲切的服务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便萌发了送锦旗的念头。
没想到在群里一提,居然一呼百应,近百名居民纷纷报名接龙。
说起梅伟丽的“好”,居民们在微信群里滔滔不绝:
“感谢梅主任给我爸妈送药,真是雪中送炭。”
“谢谢梅主任在社区封控期间对我家老妈和侄儿的照顾”
“梅主任为了扬子社区居民的健康平安24小时马不停蹄的工作”
……
“这次疫情期间您多次到我家,为老人送生活用品、传递关爱,我们社区有您这样负责有爱心的网格员感到很温暖!”——众多留言中,这条孙婆婆远在西安的女儿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代表着社区众多独居老人孩子们的心声。
孙婆婆今年96岁,独自一人在扬子社区居住多年。其在西安定居的女儿原本打算年底将她接到身边安享晚年,疫情期间,女儿担心母亲一人在家生活饮食没了着落,心里焦急万分。
可她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正犯愁时,梅伟丽已敲响了母亲家的门。将社区配发的蔬菜、肉蛋等物资提进屋里,梅伟丽又对水电气等设施进行了一番仔细查看,见一切正常,梅伟丽叮嘱孙婆婆注意安全,有任何需要随时打电话联系她。一切安排妥当,梅伟丽又同孙婆婆的女儿取得了联系,“你放心,老人有我们社区照顾呢,我会每天上门来看望,你不用担心。”听着梅伟丽这句话,孙婆婆女儿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来天,社区解封后孙婆婆打电话给女儿,第一句话就是:“可多亏了小梅啊!”
其实,早在收到本轮社区封控消息之初,梅伟丽便紧急梳理了一遍居民信息,筛选出空巢、独居、残疾居民等重点人群重点照顾。
“祝婆婆要到医院做透析,需要提前做好协调工作”“龙婆婆有哮喘病,明天送菜上门的时候问下药备足了没”“韦婆婆2日出院,她腿脚不好需要多安排两名志愿者帮忙”……第八网格27位独居空巢老人、62位高龄老人、17位残疾居民,都是梅伟丽重点关注的对象。每次送菜送药上门的同时,梅伟丽还会和居民们聊几句家常,告诉大家眼下情况特殊,社区会尽一切力量保证好居民们的生活。
“我的网格有1263人,封控管理期间大家表现都很棒。”梅伟丽笑着说,收到锦旗有点意外,因为觉得照顾包括空巢独居老人在内的所有居民,都是社区网格员的应尽职责。
扬子社区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城区型社区,地处繁华的商业闹市中心,毗邻江汉路步行街,人口稠密且老龄人群居多。辖区内有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市中心医院。相较新小区的统一管理,扬子社区的封闭管理难度要大很多。
其中梅伟丽所在的第八网格共有26栋居民楼,商铺61间,1263名居民。为更好服务居民,梅伟丽有自己的妙招——建立“微信群”。从2020年疫情初期,梅伟丽便将原来的社区居民微信群进行了细分,设置了功能各不相同的“第八网格微信群”“管理服务群”“高龄津贴季审群”等。
经过反复实践发现,优化后的“网格群”人数分配最合适,这也让梅伟丽能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快速高效对有需求的居民进行服务。
“第八网格微信群”里,梅伟丽会对居民在疫情期间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疑问进行一对一解答;“管理服务群”内则只讨论居民平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要解决的民生实事;“高龄津贴季审群”专注退休年审,解决了老年人每年各项审核事项,梅伟丽还会关注群内老人或其子女发布的信息,时刻掌握老人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化身“勤务员”“全能管家”,为他们送上生活物资、买药,甚至修理小物件。特别是为独居高龄老人缓解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慰藉。
多种形式的暖心帮扶为居民送去温暖,安抚了社区居民焦虑的心情,让他们打消了后顾之忧。
不过,在“急性子”的梅伟丽看来,最高效的服务居民方式,还是自己24小时在线的“居民热线”。
早在2020年初,梅伟丽就向居民承诺,自己手机24小时在线,欢迎居民随时来电求助、咨询。
“我家爹爹在隔离酒店里睡不着觉,我好担心他。”今年11月2日凌晨1点,梅伟丽的手机里传来翁爹爹老伴焦急的声音。“您别急,翁爹爹刚到隔离酒店不久,可能还不适应,我明天一早就联系。”梅伟丽柔声安抚老人情绪,随后从床上爬起来,将翁爹爹情况仔细记录下来。
第二天一早,梅伟丽便打电话联系上翁爹爹,得知爹爹对新环境不太适应,加之有点焦虑,一时难以入眠,梅伟丽耐心疏导老人的心里不安,并给他讲解健康知识和隔离中的锻炼方法,逐渐地打开了老人的心结。此后数天,梅伟丽每天都会给翁爹爹打2个电话,聊上几句家常。11月5日老人康复回到家中后,面对上门看望的梅伟丽,两老直夸她“和子女一样贴心”。
“有事打我电话,24小时在线。”“咱们再坚持一下啊!”这是梅伟丽跟居民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每次听到,居民们都会认真回答一声:“嗯,知道!”
买菜、购药、换瓶装液化气……居民们只需一个电话,梅伟丽就立即上门服务。
日常的流调排查、居家观察人员服务保障及组织居民核酸检测等工作,一忙起来,基本上都到了深夜。“一般在23时之前是很难躺下休息的。”梅伟丽说,“社区居民现在有事就找我,这是对我的信任,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感觉自己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苦和累就不算什么了。”
作为一名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梅伟丽表示,自己将一如既往积极主动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成为居民的贴心人,用自己的言行履行一个共产党员“奉献我先行、和谐为社区”的承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