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长江日报》头版及专题版,分别报道百步亭社区居民和武汉二中学子以创作文艺作品、录制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飞入寻常百姓家。
“竹板一打响呱呱,二十大胜利召开啦。”13日下午,在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的活动室里,康和党总支小喇叭宣讲队的8名歌手和4名伴奏,齐聚一堂,排练着自编自导自创的曲艺联唱湖北道情《歌唱党的二十大》。
百步亭社区康和党总支书记龚汉华介绍,当天是大伙第二次集中排练,下周就将走进百步亭社区各小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展演。
这首道情唱词的创作者是73岁的百步亭居民、老党员王景民。他介绍道,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他就开始创作。此前,每逢党的重大会议,王景民都会结合会议精神,创作居民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到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王景民对未来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希望通过我们的歌唱,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给更多居民。”在唱词里,王景民写道:“万众一心力量大,中华复兴跨骏马。改革开放不停步,锦绣前程美如画!”
这首150字的唱词,王景民和宣讲队队员们四易其稿。与此前创作的文艺作品形式不同,这次创作,王景民特意选择了曲艺联唱湖北道情这一艺术形式。“道情是湖北特色,既是大伙熟悉、喜欢的表演形式,曲调也热烈,非常适合体现昂扬积极的精神。”
这首道情的作曲是宣讲队队员吴铁民,他根据湖北道情的传统曲调,加以改编创作,匹配作词。他说,在完成演唱演奏合练后,宣讲队还将编排舞台动作,通过完整的舞台表演,为居民们进行喜闻乐见的艺术宣讲。
据悉,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百步亭社区还通过创作铜锣快板、主题漫画、说唱歌曲等多种形式,引导居民们表达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传递党的精神,歌颂党的辉煌成就,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并通过线下录制线上展播形式,进行广泛宣讲。
“躬逢盛世,这是青年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青年的责与任。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愿你我以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共筑一个灿烂的美好中国!”14日中午,青年学子慷慨激昂的话语通过武汉市第二中学启迪电视台传播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武汉二中举行“青春欣逢二十大”青年学子学习党的二十大话心声活动。高中生们以手写心,录制音视频,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学校共收到2000余份征文作品。”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0月,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发出“燃理想筑信念正青春”主题征文,学生们利用周练时间完成写作,初选由各班老师在班级范围内选出优秀作品,然后3个年级展开交叉互评,百余位学生的优秀作品获奖。各年级继续交叉评选,又在一等奖范围内精选出三篇优秀征文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全校师生展示。本周起,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学生,学校充分利用启迪电视台将部分优秀作品以展播的形式在全校播放,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在新征程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鲜衣怒马少年时,我们作为新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想不负青春华章、创造青春价值,理想与信念必不可少。”谈及立大志、立长志,该校高一(3)班学生韩欣怡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她说:“新青年应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忆往昔,周恩来先生年少时便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春理想;数当下,华为青年工作者为降低被‘卡脖子’风险立志自主研发芯片,青年科学家徐颖为国家安全而立志助力‘北斗’研发,湖北青年王静为脱贫攻坚立志学成归乡,为家乡特产打开销路。我们从人民中来,梦就要到人民中去,用一个个小梦编织起宏伟壮阔的中国梦。”
高一(7)班学生陈柏羽结合自己喜爱的几部电影对“使命”一词进行再定义。他说:“《长津湖》中那位年轻士兵伍万里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只为捍卫国家主权;《中国医生》中,那位年轻的实习医生杨小羊日夜练习插管,只为那一丝生的希望;《万里征途》中,那位年轻的外交官成朗不顾生死、不惧挑战,只为带中国人民回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无数先人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换来了如今富强的中国。身为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当有理想,当存信念,与祖国同奋斗,与时代共奋进。”
当高三(8)班学生杜昭航从启迪电视台中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小姑娘的眼中仿佛闪动着星星之火。她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没有历经战火纷飞的时代,没有亲睹先辈们口中的民不聊生,但我们当始终谨记:当今世界仍不安宁,我们的使命依旧重大。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载,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期,我们要树立复兴祖国之理想,坚定繁荣祖国之信念,将自己投入建设祖国的洪流之中,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这便是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爱的最好体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