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厚植产业优势 迸发强劲动能 争当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引领示范区

时隔12年,中央企业三峡集团总部迁回湖北。9月2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搬迁武汉大会在江岸区六合路1号举行。原江岸区政府大楼,现正式挂牌“中国三峡”,成为三峡集团初期办公场地。 随着三峡集团回迁,武汉总部经济加码升级,将有效释放吸附效益,促高端要素汇聚,加快优化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围绕清洁能源开发、长江大保护等领域,加快布局生态环保产业,江岸亦将展现更大作为。

近年来,江岸区先后入选全国主城区竞争力百强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获批中部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进入新发展阶段,江岸区将重点围绕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现代化强区发展目标,牢记“在主城做优上当好示范”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江岸比较优势,以美丽江岸、绿色崛起为重要底色,以创新驱动、改革突围、开放共享为强大动能,以产业提质、能级提升、治理提效为有力支撑,争当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引领示范区。

高端产业加快集聚 助力城区能级跃升

当前,江岸区着力构建高端高新、集群集聚的“531”产业体系,即以金融保险、创意设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五大产业为主导,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生态环保为江岸布局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前期,江岸区紧扣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三峡基地发展公司、中铁建长江工程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构筑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领域的复合产业链,强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千亿投资”。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搬迁至武汉的当天,三峡集团分别与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宜昌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有望落地。抢抓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三峡集团回迁的战略机遇,下一步,江岸区将加快引入生态环保产业上下游企业,积极谋划建设生态环保集群,打造全国首屈一指的生态环保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 不止如此,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江岸区持续创新招商方式,着力开展“五招五引”,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机构达75家,纳税亿元以上楼宇达17栋,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持续提升省级“优良保险生态示范区”品牌影响力,全力打造中部金融保险中心,目前,全区金融企业总部及区域总部达96家。同时,发挥长江勘测、中信设计、中南市政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正加快建设。更多高端要素的汇聚,将迸发出强劲动能,助力江岸能级跃升。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护航”高质量发展

江岸依水而立、拥水而优,自汉口开埠以来,吸引众多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成为华中地区对外开放高地,16.8公里的长江岸线在这里蔓延,江滩公园绿树萦绕,可谓黄金宝地。

为保障三峡集团临时办公场地,此前,江岸区委、区政府用最短时间,腾退办公场所,从沿江大道搬至兴业路,临江的原址供三峡集团临时办公。用最大的诚意,换来总部企业的安心落户。 “江岸速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江岸区优良的营商环境以及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的魄力和决心。近年来,江岸区对重点企业采取“1+1”包保服务方式,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务服务“五级联通”,建成全市首家“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建立全市首个街道重大项目帮办中心。工程建设、企业开办等审批时间大幅压缩,不动产登记事项实现“一网受理、一窗通办”。全区17个市级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其中市级重大项目华润二七南片建设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开工,用时不到4个月,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营商环境改善不断释放制度红利,给市场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近年来,江岸区相继出台留商招商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促进楼宇经济发展奖励办法、新民营经济“钻石12条”,累计减税72.84亿元,兑现企业扶持资金4.48亿元。今年1-8月,江岸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38.9亿元,排名中心城区第一。连续两年,江岸区营商环境位居全市第一。

城市品质功能升级 彰显精致城区魅力

漫步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随处可见各种别具一格的历史建筑。百年老建筑巴公房子正在进行修缮改造,未来以巴公房子为核心的片区将成为历史文化展示、文创客厅街区。着眼强功能、提品质,江岸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四区一带”战略空间布局已然形成。在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滨江国际金融中心、中信泰富滨江金融城等一批头部企业和引爆性项目加快建设。在长江新城起步区,大健康、大消费等新兴产业正加速集聚。在建设大道金融产业带,华润万象城等项目推进顺利,一个金融企业总部集群、时尚消费商圈呼之欲出。 城市发展空间得以拉开后,江岸将目光锁定在细微处,以首善之区的责任与担当,精致、精细做好“市民生活最后10米”的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处处见景致,步步花盛开,这是眼下江岸的真实写照。 解放公园内,经过摘叶“控叶”处理的红枫,长出了满树红叶。原本10月底才会自然变红的枫叶,通过人工摘掉树叶,实现了对树叶颜色的调控。“十一”长假前,这里已经成为市民的拍照打卡地。 在武汉大道、沿江大道、解放公园路、三阳路等重点道路,随处可见摆花造景;在街心花园,点缀着品种花卉;在平安铺、三金潭等城市进出口,花卉更是四季常开。 近年来,江岸区纵深推进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全力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加快生态园林建设。累计新改建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49处、绿道35公里,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江岸辖区居民的生活常态。城市管理水平好不好,同样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幸福感。江岸区注重民生导向,疏通“毛细血管”,城市管理向更多细节延伸:高标准开展重点时段、路段集中整治;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改造;在千余个居民小区、近万个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同时,全面推广精致环卫,首创江岸环卫标准手册,率先推行重点路段24小时环卫作业模式。持续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在全市首创背街小巷“1+N”交通治理模式,市容环境秩序不断优化,打造精致江岸、魅力江岸、幸福江岸。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